一、房間概況
錄音室房間位於高層建築內,基本尺寸為:長X寬X高=3.8X 3.1X2.6m。錄音室外三側為走廊,一側隔壁為控制室,控制室與錄音室之間設計有隔聲窗。設計有一隔聲門由走廊進入隔聲室。錄音室樓上為外單位住戶,樓下為本單位房間。
二、設計需求分析
該錄音室主要的應用是語言對白錄音。作為語言用錄音室的聲學要求是:1、混響短,一般在0.3-0.4秒之間;2、混響時間頻率特性曲線儘可能平直,即不同頻率的混響時間應相同;3、防止聲染色等房間聲學缺陷;4、控制噪聲,儘可能降低房間內部噪聲,同時隔絕房間外部的噪聲進入。
三、設計原則及及設計指標
1、 混響時間合理。中頻500Hz混響時間為0.3s,低頻63Hz-高頻8KHz之間各個頻率混響時間儘可能保證相等,設計應控制在0.25s-0.35s之間。為了保證合理的混響時間,需要在側牆、天花、地面以合理的面積安裝相應的吸聲材料。
2、 房間尺寸近可能符合調和級數,即1:1.2:1.5左右,從而使房間簡正方式分佈近可能合理,防止兼并、聲染色現象的發生。同時將天花、側牆上製作擴散結構,使房間內聲場擴散儘可能均勻,以獲得良好的擴散聲場。
3、 錄音使用時,應保證有足夠安靜的背景噪聲。設計天花、地面、側牆的隔聲量Rw應高於55dB;隔聲門(聲閘結構)隔聲量Rw應高於45dB;隔聲窗隔聲量Rw應高於40dB 。
四、材料做法
1、 天花。長寬約3X3.6m。在原天花下皮使用50輕鋼龍骨、雙層9厚石膏板、內添40厚玻璃棉板形成隔聲吊頂。隔聲吊頂下使用6厚的櫸木板製作折板,形成聲擴散結構,共4條V形折板,折板脊高H=150,折板應保證有150的平均后空腔,最好整體與原天花有7度的傾斜。此部分面積共約12m2。
2、 隔聲窗。為三層玻璃隔聲窗,長寬尺寸為2X1.5m。由錄音室至控制室玻璃厚度分別為3mm、10mm、6mm;3mm玻璃向錄音室地面傾斜,與牆夾角為5度;10mm玻璃向錄音室地面傾斜,與牆夾角為7度。隔聲窗應密閉,內邊框加入玻璃棉吸聲襯裡,此部分面積共約3.2m2。
3、 隔聲窗一側牆面。牆體使用12mm厚5層紙面石膏板輕鋼龍骨內填玻璃棉隔聲隔斷。錄音室側牆面採用吸聲結構為:3mm厚穿孔櫸木板,后空100,內填玻璃棉,穿孔為8mm直徑,孔間距15mm,外包防火布, 此部分面積共約4m2。
4、 隔聲窗對側牆面。此側原有窗,必須封堵,採用12mm厚2層紙面石膏板輕鋼龍骨內填玻璃棉隔聲貼面牆。錄音室側牆面採用吸聲結構為:3mm厚櫸木板,做成V字形,與原牆面夾角為15度,平均后空100,外包防火布, 此部分面積共約8m2。
5、 隔聲門:採用雙開隔聲門,門寬800,高2m,可採用實木門,內安裝鋼板,門重量不得低於50Kg,必須密閉良好並自如開關。兩層門之間為聲閘結構,可採用50mm厚的吸聲材料。
6、 隔聲門一側牆:採用12mm厚2層紙面石膏板輕鋼龍骨內填玻璃棉隔聲貼面牆。貼面牆需與原牆形成10度夾角。錄音室側牆面採用吸聲結構為:3mm厚穿孔櫸木板,后空100,內填玻璃棉,穿孔為8mm直徑,孔間距15mm,外包防火布, 此部分面積共約6.6m2
7、 隔聲門對側牆:採用12mm厚2層紙面石膏板輕鋼龍骨內填玻璃棉隔聲貼面牆。使用3厚的櫸木板製作折板,,形成聲擴散結構,共4條V形折板,折板脊高H=150,折板應保證有100的平均后空腔,內填玻璃棉,櫸木板穿孔,穿孔為8mm直徑,孔間距15mm,外包防火布, 此部分面積共約8.6m2。
8、 地面。安裝地面磚作為隔聲,厚度為50。地面轉上鋪地毯,地毯厚度需大於40。地面面積為10.8m2。
五、他注意事項
1、所有燈具必須採用無整流器的低噪聲燈具,必要時可採用白幟燈或碘烏燈。
2、所有電源插座、錄音插座、信號電纜插座全部走地面或三合板牆面,線纜走地面穿管,房間照明控制開關安裝在控制室內,隔聲貼面牆上不得開鑿任何空洞,防止破壞隔聲。
3、空調排風口應作必要的消聲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