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噪聲治理企業將面臨重新洗牌

自從安裝了北京欣飛清大建築聲學技術有限公司研製的單向平開鋼隔聲窗,即使窗外有四架飛機相繼飛過,室內噪聲也只有28分貝,現在,順義櫻花園小區居委會主任范先生一家終於可以踏實睡覺了,長久以來因為噪聲帶來的精神困擾也解除了。

范先生所在小區位於首都機場第三航站樓南側附近,小區上空飛機頻繁降落,使居民們長期飽受噪聲折磨。噪聲實測表明,飛機飛過時室內最高噪聲總聲級達82.9分貝,頻譜儀顯示,低頻噪聲超過74dB。即使關窗室內聲噪聲環境仍大於50分貝。

按照國家環境保護部2008年10月1日修訂發布的《聲環境質量標準》和新實施的《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要求,住宅夜間室內噪聲標準不超過30分貝,這就意味着達到了1993年版標準中高級別墅的要求,標誌着任何影響住戶休息的噪聲干擾都將被禁止或應被治理消除。

專業人士分析認為,這一標準的頒布,對人民生活品質的提高意義重大,在完善我國環境噪聲標準體系的同時,也向噪聲治理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將使行業重新洗牌。就此,記者與相關專家和企業家進行了對話。

北京市勞動保護研究所的任文堂先生是《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的制定者之一,他說:“這是我國第一次公布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過去經營場所與服務設施釋放的噪聲是沒有標準限制的;現在對於冷卻塔、電梯等固體傳聲物的噪聲判斷也有了切實的依據。”

建築聲學博士、清華大學建築物理實驗室主任燕翔教授說:“對低頻噪聲的限定是首次提出的,它是非常高的標準,已經與國際標準接軌。它把噪聲問題劃分得更清楚,過去只有噪聲總值,現在把影響人們生活的低頻噪聲標準特別做了規定,有質的突破,符合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渴望。30分貝的室內聲環境,過去是別墅的標準,現在已經以法律形式確定為普通家居聲環境。這一標準的出現,能否推動聲環境治理企業重新洗牌,還要看大眾對噪聲超標進行治理的堅決程度。開發商一般不會主動承擔噪聲治理責任,消費者明知有問題可能也不願打官司,因為太費周折。只有當大眾在噪聲問題上的維權意識達到‘不達標準誓不休’的高度,才會加速淘汰達不到標準門檻的治理企業。”

北京欣飛清大建築聲學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賈猛虎說:“人們目前還沒有意識到政府為保護消費者利益做了一件多麼好的事,對於噪聲治理企業來說可就不是喜憂參半,而是喜少憂多,絕大多數企業會覺得沒法幹了。為什麼呢?因為要求很難達到,對於低頻噪聲的治理才剛剛起步,欣飛公司是從2004年着手研製應對低頻噪聲的隔聲窗,到今天應該說是順應潮流,才剛剛找到感覺。”

因為這部法規的出台,噪聲治理企業的聲學科研投入是否也會相應增加?燕翔說:“有了標準,還要看大眾反響度和監管部門的執行力度,企業的科研力度與投入才可能加大,廠家必須從經濟效益來考慮問題。”在近期內,新規則的可操作性有多大?

任文堂認為,這個法規是可執行並成功操作的。這是個嚴厲的法規,但達到這個標準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噪聲環境企業能夠接受這種挑戰。燕翔則認為:“這個政策的出台,在可操作層面是面臨考驗的。目前,開發商、建築設計師對噪聲問題的重視程度和技術水平還不足以保證住宅百分之百達到老標準,更不要說更高的新標準。另外,在驗收環節上也沒有強制機構保障標準的執行力,因此,住宅建成后出現不達標的幾率很大。若超標後進行治理,技術上應該沒有問題,但是,彌補‘先天不足’的代價可能非常高,開發商絕不會不計成本地‘坐以待斃’,而將會採用各種方法與住戶周旋。如果要保障新法規的執行力度,必須設立強制性機構在建築設計和房屋質量驗收環節上實施有力監管,而不能等‘噪聲房子’建好后,靠居民與開發商打官司倒逼源頭來解決問題。”

燕翔分析,目前,住宅樓出現的噪聲嚴重超標問題,與開發商和設計師對噪聲的認識專業性不足有關。按照過去標準,有20%~30%的住宅樓設計中或多或少存在電梯、水泵、風機等噪聲問題;根據新標準,可能有一半以上住宅樓達不到標準。例如現在的下水管都是PVC輕質材料,沖水噪聲即可超過30分貝,若電梯緊靠卧室,除非採用隔聲設計,否則低頻噪聲基本都無法達到標準。噪聲問題應該是預防在先,在蓋樓時就要保證牆體、門窗、管材等各個環節達到國家規定的隔聲標準,樓蓋好了再來治理,成本高、代價大,甚至估計80%的噪聲治理企業無法達到新頒布的國標,反而會產生新的矛盾。標準公布后,行業技術進步不會這麼快,住戶反響的彈性也很大,工廠、企業在執行中還有滯後期,這個標準已達到了美、日、英等發達國家噪聲治理的水平,國內廠家的實力與之尚有距離。

那麼,解決噪聲問題的根本途徑何在呢?

賈猛虎說:“住宅隔聲不合格現象非常普遍,例如,幾乎95%以上的住宅樓板都達不到《住宅建築規範》規定的撞擊聲隔聲應不大於75分貝的最低要求。”

燕翔說:“新標準的推出,更在於對行業未來的規範引導,起到的是推動作用。未來解決噪聲問題的根本,是建築聲學人才培養,例如美國設立的註冊噪聲工程師制度。國家應通過專業教育和資格評審,保證在開發商和建築設計隊伍中要有一定比例的具備專業素質的註冊人員,並通過等級考試提高專業人員的素質,讓開發商、設計師與業主都了解噪聲的科學原理,才能從建築選址開始到房屋及設施的安裝上徹底避免產生噪聲的先決條件。”

相关的文章

菜单